第5章 新手任务:活下去

翌日清晨,当熟悉的、划破寂静的工厂汽笛声再次响起时,躺在硬板床上的秦奋几乎是瞬间睁开了眼睛。与前几日的迷茫和疲惫不同,此刻他的眼神清亮,带着一种近乎锐利的专注。

昨夜的经历并非梦境。

那个自称为“财富帝国系统”的冰冷声音,以及意识中那道淡蓝色的光幕,都真实存在。他试着在心中默念“状态”,光幕果然应念而出,清晰地显示着他的基本信息、封印的技能,以及那三个悬在头顶的新手任务。

【主线起始任务:活下去(进行中)】

【剩余时间:29天21小时15分钟…】

倒计时,如同悬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声地催促着。

秦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各种情绪——有获得奇遇的兴奋,有对未知的审慎,更有对任务失败惩罚的警惕。他秦征纵横商海数十年,深知任何机遇都伴随着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便掉了,也得有能力接住才行。

“活下去”,多么朴素直白的要求,却又蕴含着最根本的逻辑。连生存都保证不了,谈何建立财富帝国?

他迅速起床,洗漱,换上那身沾着油污的蓝色工装。动作比以往更加麻利,脑子里则在飞速地拆解着任务的三个要求。

要求一:一个月内,额外合法收入不低于10元。

十块钱。在这个猪肉七八毛一斤,学徒工月薪只有十八块的年代,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靠工资是肯定不够的,必须另辟蹊径。

捡废品卖?厂区里值钱的废铜烂铁早就被专人盯上了,轮不到他一个新来的学徒。

打零工?现在不允许私人雇佣,风险太大。

投机倒把?更是政策严打的对象,一旦被抓,工作丢了不说,还可能惹上牢狱之灾。系统强调了“合法收入”,这条路直接堵死。

那么,合法的途径还剩下什么?

工厂内部的奖励!比如,提出合理化建议、完成超额生产任务、或者在技术革新方面做出贡献,都有可能获得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的奖金。

这似乎是最可行,也最符合他长远规划的路径。利用自己超越时代的知识,解决工厂里的一些小难题,换取第一桶金,同时还能初步展现自己的价值,为后续发展铺路。

想到这里,秦奋的目光不由得投向了车间。红星厂设备老旧,管理粗放,生产中必然存在着无数可以改进的细节。昨天陈工提到的手扶拖拉机项目遇到的困难,或许就是一个潜在的突破口?当然,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方式。

要求二:一个月内,至少掌握一门基础工业技能达到“熟练”级别。

这个要求相对具体。他目前接触最多的就是钳工的基础活计——打磨、去毛刺、锉削。系统状态里显示他的【基础钳工】目前是“入门”级别。从“入门”到“熟练”,意味着不仅要会做,还要做得快、做得好,达到一定标准。

这需要大量的练习,更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持续的反馈。刘国栋师傅的经验是宝贵的,但他教徒弟的方式偏向于经验主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很多。而系统,或许能提供更精准的帮助?

秦奋一边快步走向食堂,一边尝试着在心中对“锉刀”这个物品进行“扫描”。

【扫描目标:普通45号钢制粗齿扁锉】

【材质分析:碳含量约0.42-0.50%,淬火硬度HRC48-52(略低于标准),耐磨性一般,存在轻微脱碳现象。】

【工艺评估:锻造流线尚可,齿形切削角度存在偏差,锋利度中等偏下,使用寿命预计低于设计标准。】

【优化建议:更换更优质钢材(如T8、T10工具钢);改进热处理工艺,确保淬火均匀,提高硬度与韧性;优化齿形设计与加工精度,提升切削效率与耐用度。】

一连串信息流过脑海,清晰、精准,远超他目前所学的《金属工艺学》的范畴。秦奋心中一震,这就是系统的“信息扫描与分析”功能?果然强大!虽然现在这些优化建议他根本无法实现,但这种能够透析本质的能力,对于他理解和掌握技能,无疑有着巨大的辅助作用。

他可以利用这个功能,分析自己加工的零件,对比师傅的标准,找出差距,进行针对性的改进。甚至,可以分析师傅的操作手法,理解其中的力学原理和技巧,加速学习进程。

看来,将【基础钳工】提升到“熟练”级别,只要自己肯下功夫,配合系统的辅助,一个月内完成并非不可能。

要求三:一个月内,身体状态维持在“良好”或以上。

这个要求看似最简单,实则最为基础。系统状态显示他目前是“健康”,但有“轻度疲劳”和“轻微营养不良”的标注。显然,前几天那种晚上熬夜看书、白天又高强度劳动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学徒工的体力消耗大,营养必须跟上。但食堂的伙食质量有限,白面馒头都算改善生活,肉更是稀罕物。他兜里那点钱和粮票,必须精打细算。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看书学习的时间需要控制,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不顾身体。其次,要想办法改善伙食。除了省吃俭用换细粮,或许可以留意一下厂里有没有什么内部渠道能弄到点鸡蛋、鱼或者肉?或者周末去附近的农村集市碰碰运气?最后,适当的锻炼或许也有必要,增强体质,提高抗疲劳能力。

三个任务要求,如同三座小山,摆在了秦奋面前。每一座都需要他付出切实的努力去攀登。

思绪电转间,秦奋已经打好了早饭——两个杂粮面窝头,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糊糊,外加一小碟咸菜。这就是厂里学徒工的标准早餐。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慢慢地吃着。与周围狼吞虎咽的工友们不同,他吃得很认真,细嚼慢咽。这既是为了更好地吸收这有限的营养,也是在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沉静下来,适应这个新的节奏。

“奋子,想啥呢?窝头都快被你看出花来了!”王大力端着和他差不多的早饭,一屁股坐在他对面。

秦奋抬起头,笑了笑:“没什么,琢磨点事儿。”

“还在想昨天陈工说的话?”王大力压低声音,“手扶拖拉机那事儿?我劝你别瞎琢磨,那是工程师和领导们操心的事,跟咱们学徒工八竿子打不着。老老实实学好手艺,早点转正拿高工资才是正经。”

秦奋不置可否,岔开话题:“大力,你认识管食堂采购的人吗?”

“食堂采购?”王大力一愣,“认识倒认识,后勤的老张头负责买菜,咋了?你想开后门弄点好吃的?”

“就是问问。”秦奋随口道,“看能不能偶尔买点处理的菜叶子什么的,回去自己加加工。”他知道现在不能暴露太多想法。

“嗨,那玩意儿有啥好吃的。”王大力撇撇嘴,“你要真想改善伙食,我倒是有个门路。我老家在郊区,我二舅偶尔会弄点野味或者自己家养的鸡鸭来城里换点东西,你要是想要,下次他来我帮你留意着,不过那可不便宜,还得用粮票换。”

秦奋眼睛一亮:“行啊!那先谢谢你了,大力!有消息了跟我说一声。”这或许是改善营养的一个途径。

吃完早饭,进入车间,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刘国栋依旧板着脸,给秦奋安排的还是去毛刺、打磨零件的活儿。但秦奋的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他不再将这视为枯燥的重复劳动,而是提升技能、完成任务的必要过程。

他拿起锉刀,开始处理一个新的齿轮毛坯。这一次,他刻意放慢了速度,一边锉,一边在心中调用系统,扫描自己锉过的表面。

【扫描区域:齿轮毛坯A-037侧面】

【表面粗糙度:Ra 15.8μm (对比要求:Ra 12.5μm)】

【存在问题:锉削纹路深浅不一,局部有划痕,边缘过渡不够圆滑。】

【原因分析:锉刀选用不当(应先粗锉后细锉);运锉力度不稳定;手腕角度控制欠佳。】

【优化建议:采用推锉法,保持锉刀平直运动;根据材料硬度调整下压力度;手腕、手臂、身体协调发力…】

系统的反馈精准而直接,指出了他操作中的每一个细微不足。秦奋默默记下,调整姿势,控制呼吸,再次尝试。

一下,两下…他全神贯注,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冰冷的锉刀,而是一支精密的画笔,在钢铁上描绘着要求的精度。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油腻的水泥地上,但他浑然不觉。

旁边经过的老师傅,偶尔瞥见秦奋那副专注得近乎“痴迷”的样子,都忍不住多看两眼。这小子,今天好像有点不一样了?干活那股劲儿,比以前足多了。

刘国栋也注意到了秦奋的变化。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当秦奋将第一个处理好的齿轮递给他检查时,他拿在手里掂了掂,又对着光线仔细看了看,眉头微微舒展了一些。

“嗯…还行。”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把齿轮丢回零件堆里,“速度再快点!磨磨蹭蹭的,什么时候能干完?”

虽然语气依旧严厉,但秦奋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开始有效果了。

时间,就在这锉刀与钢铁的摩擦声中,在秦奋专注的练习与系统的默默辅助下,一点一滴地流逝。完成“活下去”这个新手任务的征程,已经悄然开启。他像一株刚刚破土的幼苗,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始努力汲取阳光和水分,积蓄着向上生长的力量。前方的路还很长,挑战也才刚刚开始,但他的心中,已然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计划和破釜沉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