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可太想做一个好人了

“父亲,你终于醒了。”

“我昏迷了?”

“是,可吓死我们了。”

“我昏迷多久了。”

“快两天了。”李良一脸心有余悸,“我知道您是因为什么气倒的,您放心,我已经在派人追缴粮食了,决不会让那些贱民占我家半分便宜。”

李老爷激动的抓住李良的手。

李良被李老爷抓住手,深受鼓舞,他握紧李老爷的手,一副父子情深,“我家粮食,父亲从未许诺出去,谁拿了,谁就是贼。”

李老爷听到大儿子的话,感觉头昏眼花,一阵天旋地转。

李良看到父亲昏迷,忙道:“大夫,大夫,我父亲又昏倒了。”

……

梁山,梁祝学院,王伦和二十七个学生在烧火蒸煮葛藤。

草纸质量差,卖不出价;竹纸倒是好,但梁山没长得又大又快的竹子。

思来想去,王伦想到用葛藤造纸。

步骤依旧还是浸泡、打浆、抄纸。

因为浸泡快半个月了,依旧还不够软,大家等得有些不耐烦,于是王伦提出蒸煮。

这时三队长李衡来到王伦身边,禀报道:“镇长,李家在追缴我们之前不小掉的粮食。”

“追缴粮食?这么愚蠢!”

“愚蠢吗?”

“你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也很蠢。”王伦说教道:“地主乡绅不过平民百姓,为何能在乡下做土皇帝,因为有百姓拥护他,觉得跟着他能过好日子。而追缴粮食,是不让百姓过好日子。”

李衡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王伦对此也不在意,他没指望李衡能听懂,毕竟他就没讲明白。

“有人去官府给隐田登记吗?”

“没有。”

“李老爷威望很高呀!可惜走了一步臭棋,还偏偏还遇到了我。我可太想做一个好人了。”

他对李衡吩咐:“你去找十个种隐田的佃户到衙门登记开荒新田地,不管能不能成,我每人给十两银子的辛苦费。你现在是山贼土匪,还能找到庄稼人帮你办事吗?”

李衡拍着胸脯道:“肯定能行,就我在石碣村的面子,算没钱也能行。”

王伦拍了拍李衡肩膀,满意道:“那好,就不给钱了,以免折辱你面子。”

李衡自信的脸一下就绷不住了,忙认错:“镇长,我错了。他们要知道我的面子让他们少了十两银子,那我就真的没面子了。”

两人说话没避着学生,这些学生见李衡没面没皮的样子,都哈哈大笑。

在王伦的教育里,地位有高低,人格平等。

还有男女平等。

妇女顶半片天。

之后王伦又细细交代到衙门登记开荒新田地该怎么说,该怎么把李家有大量隐田的事抖出来,该怎么让官府给百姓做主隐田。

话题到了这里,王伦突然兴致来了,开始给学生上课,讲述土地兼并引发农民起义;战争消灭大量人口,出现大量荒地,新的朝廷鼓励农耕,休养生息;经济开始繁荣,人口开始增加,土地开始兼并,新的一轮农民起义即将开始。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失地百姓平日或可以苟活,遇到灾年,朝廷无力赈灾,除了乖乖饿死,只有造反这条路可走,天下便乱了。”

“先生,有办法解决吗?”有学生开口问。

“有。”

所有人都用期待的眼光看向王伦,战争消灭大量人口,这也太恐怖了。

王伦道:“历史上有个皇帝叫王莽,他曾提出一条土地改革政策,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我认为此政策可行。”

李衡领了任务,当即下了虎头峰,在金沙滩坐船去石碣村。

到了石碣村,他找到一个眍兜脸(面庞中间深凹)青年,“阮小二,你家有没有租李老爷家的隐田耕种?”

“有两亩。”

“我交代你一件事做,无论成不成,我都给你七两银子。”

阮小二豪爽道:“你说。”

李衡笑道:“你去找九个和你一样种李老爷隐田的人,明儿去官府申报开荒土地,说那些隐田是你们才开荒的新土地。”

“他们有钱拿吗?”

“和你一样,一人七两。”

李衡见阮小二没有拒绝,当即从包里摸出十四锭五两重的银子,“李老爷隐藏田产,使得官府收不足税,搞强制摊派,可没让你家过苦日子。你给村子带个头,没准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阮小二看了钱一眼,没有拿,问起梁山的事。

“我看现在的梁山和以前不一样了。”

“现在统一了。”

“详细说说。”阮小二并不吃惊,石碣村离梁山近,多少听过梁山发生的事。

李衡并不隐瞒,当即将梁山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说了出来,末了道:“我现在常常都会忘记梁山是土匪窝,我是山贼这件事。”

阮小二听了有些意动,“我也想加入梁山,你看能行吗?”

李衡高兴道:“行呀!这怎么不行。等此间事了,我就将你引荐给镇长。”

阮小二的行动很快,当天就找了九个人,一人给了五两银子。

第二天,十人相携去衙门申报开荒土地。

办事的衙吏感觉事有蹊跷,上报县令,县令找十人问话,“你们十人的地,不仅离村子近,还离河道不远,都是上好的地,往年为何没人开垦?”

县令猛的拍响桌子,厉声喝道:“因为这根本不是尔等开垦的地,还不速速招来。”

阮小二忙跪倒在地,道:“大人明察秋毫,当真一切都骗不过大人。这地确实不是我们刚开垦的新地,是李老爷家的隐田。

前些时日,我们村来了一伙山贼,说李老爷隐藏土地,让官府收不到税,使得我们的税变重。

还说隐田没有田契,是无主之物,谁在耕种就是谁的地。小子猪油蒙了心,起了贪念,拉了一众乡亲来壮胆,还请大人恕罪。”

“你说的山贼可是梁山的贼人?”

“大人也知道他们?”

县令当然知道,县尉现在还卧床不起啦!

县令叫张谦,字益之,今年三十二岁,二甲进士出身。

意气风发的来到郓城县当县令,准备做出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来,结果发现手中权利被县丞、主簿、县尉以及一众衙吏给架空了。

整日除了喝酒听曲,啥事也做不了。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两天前,县尉高雄外出剿匪,和十二个心腹手下被打成重伤,他趁机将高雄练的五百乡兵掌握在手里。

手里有兵,又有县令的大义,在郓城县谁还能继续架空他。

当即将县丞、主薄手下衙吏下了牢,提拔了一批听他话的衙吏,迅速掌控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