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供货链革命:跳过中间商
- 重生千禧年我靠球赛制霸商界
- 潜水的虫
- 2508字
- 2025-05-13 11:44:39
第二十六章:供货链革命:跳过中间商
2000年10月10日,深圳宝安机场的金属门框映着林宇的身影。他穿着藏青色西装,内搭印有蝴蝶暗纹的白衬衫,领口别着苏婉送的银质蝴蝶领带夹——这是她用首月工资买的,在2000年的小商品市场,这样的饰品算得上奢侈。BP机在裤兜震动,苏婉的消息带着海风的咸涩:“深圳暴雨,注意安全。“他摸出机场便利店买的《深圳特区报》,头版标题是“制造业转型之路“,配图是密密麻麻的服装厂厂房。
“林总,车在门口。“金蝶电子的王经理派来的司机举着写有“潮启“的纸牌,粤菜口音里带着试探,“我们老板在厂里等您。“
黑色轿车驶入福田工业区时,暴雨倾盆而下。林宇望着车窗外的铁皮厂房,想起三个月前在华强北抱着MP3纸箱的场景,那时的他还在为十万元现金发愁,而此刻,他的公文包里装着三百万的银行本票,还有苏婉熬夜整理的《2001-2003潮流趋势白皮书》。
“林先生,久仰。“粤海制衣的陈老板站在厂房门口,花衬衫配金项链,手里攥着黄花梨手串。他上下打量林宇,目光在蝴蝶领带夹上停留,“没想到潮启的老板这么年轻。“
“陈老板更年轻,“林宇微笑着递出名片,烫金蝴蝶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听说您25岁就开了这家厂,现在年产值过千万。“
这句话让陈老板的脸色缓和,他挥手示意秘书开门,缝纫机的轰鸣顿时扑面而来。厂房里,女工们在流水线上赶制秋装,林宇注意到裁床上放着几本《瑞丽》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被剪成了纸样——那正是潮启上个月主推的条纹衫款式。
“陈老板也在做潮牌?“他故意指着纸样。
“小打小闹,“陈老板的语气带着骄傲,“现在的年轻人啊,就吃你们那套。“
会议室里,工夫茶的香气混着布料的味道。林宇打开投影仪,屏幕上跳出潮启的销售数据:三个月七家门店,月均销售额127万,复购率45%。陈老板的秘书倒茶的手顿住,黄花梨手串在玻璃桌面投下阴影。
“我想承包您半年的产能,“林宇推过本票,“这是三百万预付款,“又摸出白皮书,“条件是——去掉所有中间商,直接供货。“
陈老板的瞳孔骤缩,他翻开白皮书,2001年的“韩流宽松卫衣““2002年的低腰牛仔裤“等预测跃然纸上,每个趋势旁都贴着潮启的市场调研数据:“92%的学生认为现有款式缺乏新意““67%愿意为独特设计多付费“。
“林先生,“他的声音放低,“你怎么知道这些?“
“因为我每天都在和年轻人打交道,“林宇摸出BP机,调出论坛的实时弹幕,“他们在帖子里说'想要能跳舞的裤子',“又指向厂房里的女工,“所以我需要能做出'会跳舞的布料'的工厂。“
陈老板突然大笑,拍了拍林宇肩膀:“有意思!但跳过中间商...风险太大。“他晃了晃手串,“我的货都是供给批发商,现款现货,从不赊账。“
“我也现款现货,“林宇摸出第二份合同,“但每周结算一次,“又指向窗外的暴雨,“而且,我可以帮您处理滞销品——改成潮启的副牌,销往乡镇市场。“
这个“库存消化“方案让陈老板挑眉,他知道,2000年的服装厂最怕积压,而林宇的乡镇代理网络正好能解此困局。秘书适时递来报表,显示粤海制衣上半年的库存率高达18%。
“还有个小事,“林宇从公文包取出个礼盒,里面是件绣着蝴蝶的童装,“听说令爱喜欢潮启的衣服,这是我们新出的亲子款。“
陈老板的表情瞬间软化,他接过童装,指尖抚过蝴蝶刺绣:“她总说我做的衣服老气...“
“那是因为您没听过'亲子装'的概念,“林宇打开手机,调出苏婉和陈雨试穿亲子装的照片,“妈妈穿条纹衫,女儿穿同款连衣裙,“他顿了顿,“下个月我们会在论坛发起'最美母女'评选。“
雨声突然变大,陈老板盯着照片,突然拍桌:“林先生,我跟你赌一把!“他抓起钢笔在合同上签字,笔尖在“独家直供“四个字上停顿,“但你得答应我,每个季度来厂里开一次趋势会。“
“成交,“林宇递过蝴蝶贴纸,贴在合同封面,“而且我会带校园代理来参观,“他知道,2000年的消费者对“透明供应链“充满好奇,“让他们看看,潮启的衣服是怎么从布料变成潮流的。“
离开厂房时,暴雨渐歇。林宇站在厂门口,望着“粤海制衣“的招牌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突然想起2025年参观智能工厂的场景——那时的流水线早已自动化,但此刻与陈老板握手的温度,却比任何数据都要真实。
“林总,“秘书突然追上,递来张名片,“我们老板说,神秘投资人的事,他可以牵线。“
林宇的手指顿在车门把手上,想起上章结尾李强提到的神秘投资人。名片上印着“华创资本张明远“,2000年的风投还是新鲜事物,而这个名字,他上辈子在潮启B轮融资时见过。
“替我谢谢陈老板,“他将名片塞进西装内袋,“明天上午十点,咖啡厅见。“
轿车驶离工业区时,林宇摸出BP机给苏婉发消息:“搞定,带你去吃早茶。“回复很快到来:“赵总来电,大学城土地拍卖提前到周五,神秘投资人想见我们俩。“他望着车窗外的深圳街景,2000年的高楼还不算密集,但远处的在建写字楼已露出雏形。
“司机,“他突然说,“绕路去趟通天地市场。“
通天地的二手手机市场依然喧嚣,林宇戴着墨镜穿过人群,在三楼角落找到“诚信手机维修“摊。王老板正在翻新一台诺基亚8210,看见他时眼睛一亮:“小林老弟!听说你在数码城开了通讯店?“
“来谈笔大生意,“林宇摸出粤海制衣的工牌,“以后粤海的员工手机,我全包了,“又指向翻新机,“但要印上这个。“他递出蝴蝶贴纸,“开机画面也要换成蝴蝶动画。“
王老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手机编程界面:“2000年了,还玩贴纸?“话虽如此,却在看见林宇递来的五万元现金时笑开了花,“明天就给你样机。“
暮色降临时,林宇站在深圳湾畔,望着香港方向的灯火。BP机震动,苏婉发来照片:“潮启通讯旗舰店装修过半,蝴蝶LOGO会发光。“他笑了,回复:“等我回去,带你去看会发光的蝴蝶。“
2000年的深圳夜风吹来大海的气息,林宇摸出母亲的平安符,想起父亲说过的话:“路要一步一步走,但眼光要看到百步之外。“他知道,今天的供货链革命只是开始,当潮启的蝴蝶贴纸贴在每一件衣服、每一部手机上时,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商业帝国,正在跳过中间商的桎梏,悄然崛起。
BP机再次震动,这次是陈老板:“小林,明早九点,华创资本的张总在半岛酒店等你。“林宇望着深圳湾的波光,想起苏婉在讲座上说的“隐形翅膀“,突然觉得,这个神秘投资人的出现,或许正是潮启飞向更高天空的契机。
“苏婉,“他轻声说,“准备好翅膀,我们要飞得更高了。“
第二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