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城卫军

新法施行一个月,并没有对百姓生活造成太大的冲击,相反由于入城税的取消,往来冀州城的百姓比以往更多。而对于商户而言,虽然缴纳了税款,但是由于顾客增多,商户的收益并没有减少,反倒是因新法的施行,商户的一些权益得到保护,从而使自己的收益增多。

一个月的税收经过统计,一起被送至税务司,交由李勇入库。税务司衙门,税务司司长李勇看着手中账册,不由的开心的笑了出来。

新商法的施行已经步入正轨,城卫司的人已经能轻松驾驭此事后,苏全忠也轻松下来。照常做着每日功课,闲暇之时则去城中逛逛。

一日苏全忠独自漫步在冀州城内,不知不觉中来到城南。冀州城南是冀州城最冷清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城卫军所在地,城卫军军营就在此处,军营周边禁止民众逗留居住。

独自来到此处,看着眼前的城卫军军营,苏全忠不由的想进去看看军营内士卒平时都在干什么,实地考察一下,为接下来推行新军法打打前站。

苏全忠径直走向军营大门,取出自己的令牌,守门士卒查验了苏全忠的令牌后,直接行礼道:“参见少将军!”说完立即将军营大门打开。

苏全忠回了一礼后,径直走进大营,向着训练场走去。据苏全忠所知,城南大营驻扎着守卫冀州城的五千兵马,共有五营,除了每日上城值守的四个营外,每日还有一营的兵马驻守营地。

然而当苏全忠来到训练场后,竟然看到训练场内空无一人。苏全忠见此情形自然是惊诧万分,立刻用神识搜索整个军营,查看驻守兵士去向。

结果很让苏全忠惊讶,如今已是晌午时分,驻守军营的士卒竟然还在睡觉,早起的一些士卒也未训练,而是聚集在一起赌博。尽管早就知道此事的士卒训练不勤,但苏全忠怎么也想不到,不训练的时候士卒竟然如此颓废,还不如下地耕种的老农。看到这些苏全忠也算理解为什么历史上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说。

苏全忠此时也没有继续查看的兴致,一脸漆黑的走出军营,返回城卫司。苏全忠并没有因为军营士卒的颓废就放弃他们,回去的路上苏全忠就一直在想,除了施行新军法外,还应该怎么做可以加强冀州军的战力。

根据冀州军的现状,结合自己的认知,苏全忠渐渐的有了一些想法。首先就是不能让士卒如此清闲,不需要值守的时候也要给他们找些事情做,于此同时要加强士卒伙食供应;其次是严令要求军中禁止赌博等行为,整肃军风;再有就是在军中实行竞争上位,基础军官如伍长、什长,全部采用比武竞争上位,激发士卒的热情。

回到城卫司,苏全忠立即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一纂刻在一张竹简上,然后抱着竹简向候府行去。苏全忠的想法要想施行,还需要父亲苏护的同意。

这些时日由于苏全忠的操持,苏护手中的事情确实减少不少,以致于苏全忠来到候府,竟然没有看到父亲办公,一打听才知道,父亲不过晌午就返回后宅了。

听到这个消息苏全忠不由的腹诽起来,真是逮住免费劳力使劲压榨。腹诽了两句后,苏全忠还是无奈的抱着竹简继续向后宅行去,找父亲商议此事。

苏全忠抱着竹简来到后宅,转了好几道门,终于在母亲的小院找到父亲,此时苏护正陪同夫人和女儿妲己用午膳。苏母一眼就看到进门的全忠,急忙放下碗筷,起身迎道:“我儿可算回来了!你这孩子也真是,说不回来就不回来了,想娘了没有?”说着用手抚摸着苏全忠的头,有给他整理了一下衣衫。

苏母的温情不由的让苏全忠表现出自己的童真,任由母亲施为。

苏护此时也看到了苏全忠,直接说道:“回来了!吃饭了没有?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坐下一起吃。”

“是是,我儿快坐下一起吃,尝尝娘的手艺。”苏母闻言急忙将苏全忠手里的竹简接过,拉着苏全忠坐下,自有下人给苏全忠取来碗筷。

一家人温馨的吃了一顿午饭,苏母又拉着苏全忠好生安置了一会儿,才让苏护将他带走。

候府前殿,苏护坐在主位上,苏全忠立于一旁,书案上放着苏全忠带来的竹简,苏护正详细的看着苏全忠提出关于士卒管理的条令和士卒训练的方法。

苏护仔细阅读过后,又静心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问道:“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是的,孩儿今日无意走到城南军营,见军营内驻守军士大白日不训练,都在睡觉或者聚众赌博,如此颓废,如何能上的战场,打的了恶战!”苏全忠闻言说道。

苏护闻言点了点头,认可了苏全忠的话,其实不用苏全忠解释,苏护也清楚这些,要不然他这候爷岂不是白做了。接着苏全忠就听到苏护询问:“你可知若是按照你的想法练兵,且不说其他开支,单是粮饷这一块儿,就不是我们能承受的,哪怕是你施行了新政,冀州财政富余了,也无法支撑起来。”

苏全忠闻言却是不怕,直接回道:“父亲,此事孩儿也考虑到了,自有解决之道!”

苏护闻言眼神一亮,紧接着说道:“说说你的想法!”

“父亲,兵贵在精,不在于多,常年精兵强将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将现有的三万军分出三六九等,素质最精良的士卒之专注于训练,享受全军最高的待遇;其次者一半时间训练,一半时间安排他们出劳役,修缮道路桥梁,河道等;最次者则屯田,闲暇之余参与军事训练。如此以来,即能创收,我们又能训练出一支精兵。”

苏全忠的话让苏护耳目一新,让他对于练兵又有了新的看法,不过其中有些内容,苏护却是有些不解,于是问道:“忠儿,你说的前些内容还能理解,但是你提出的屯田是何?为父从未听说过让士卒种地的,再说了地从何来?”

苏全忠早已将这些东西考虑清楚,竹简上也一一说明,只是苏护只是看看又如何能理解透彻,于是苏全忠解释道:“屯田就是让士卒种地,土地收成除了士卒消耗外,剩余的全部收归候府,然后又候府分发到其他各军。至于土地,冀州城外荒地无数,只要修建河道,将水引来,过不了几年就是良田。”

苏护见苏全忠说的头头是道,想来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说道:“你所说的事情太过巨大,不可直接全军推行,但又不可不做,为父将城卫军给你,任你施为,先在全军做出表率,然后再推广全军。”

苏全忠闻言直接回道:“保证令父亲大开眼界!”说完就一溜烟儿的出了候府,前去城南军营准备颁布新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