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城卫军的变革

当天下午苏全忠再次来到城南军营,亲自敲响集合军鼓。在隆隆的鼓声中,城卫军一个个慌里慌张的来到校场集合。三通鼓后,苏全忠登上将台,看着台下的乌合之众,心思更重了一些。

这时驻守营地的千夫长跑到将台下,对着将台喊道:“城卫军三营集合完毕,少将军点阅!”

苏全忠闻言点头示意,然后上前一步,运气于腹腔,吐气说道:“本将军苏全忠,奉冀州候将令,特来整编城卫军,全军可在!”声若滚雷,校场之内千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然而苏全忠得到的回应也是稀稀拉拉的,如同病弱膏肓的老人呻吟声。

苏全忠早有心里准备,并不惊讶城卫军的表现,接着宣布道:“冀州候将令,即日起城卫军由少将军苏全忠执掌,执行新军政。城卫军全军士卒按士卒能力分为三等,上等兵、中等兵、下等兵。上等兵饷银在现有的基础上翻倍,一日三餐,中等兵饷银改为现有的八成,一日两餐,下等兵不在发饷银,一日两餐。”

苏全忠刚说到这儿,台下就直接炸锅,顿时热闹起来,交头接耳者比比皆是。苏全忠全若没有看见,继续宣布新军政:“上等兵非战时每日专职训练,不需参加任何劳役,中等兵非战时,每日轮流驻防城墙,三日一练,除此之外需参加修路搭桥等劳役;下等兵非战时五日一练,除此之外还需开荒耕田,耕田所得三成留下做粮饷,七成上缴。”

说完苏全忠看着台下一营兵士,给他们时间消化新政。台下士卒听完新政反应不一,期待着有之,担忧者也有,期待的人直接喊道:“将军,如何区分上等兵、中等兵、下等兵?”

听到有人问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台下再次安静下来。

苏全忠见状回复道:“新政刚开始施行,筛选也简单,一会儿你们随本将出城,绕城跑三圈,率先跑完的前三百人定为上等兵,最后一百人定为下等兵,中间的都是中等兵。”

苏全忠先简单说了一下此次筛选的标准,然后就得到一片哀嚎悔恨之声。苏全忠见状再次说道:“没有准备的也不用懊恼,只要好好训练,以后还是有机会的!”

苏全忠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静静的等待下文。

“本将拟订上兵营,中兵营每个月一考核,施行末位淘汰制和首位晋级制,就是说进入上兵营和中兵营的士卒,每个月都要参加考核,上兵营考核最后十位淘汰降级至中兵营,而中兵营考核靠前者,在通过上兵营考核后,也可晋级进入上兵营。至于下兵营,则采用申请制度,自愿参加中兵营考核,考核通过者可进入中兵营,同时中兵营末位淘汰降级至下兵营。”

苏全忠话音一落,全场安静,都被苏全忠这套新军政所慑服,新军政施行之后,再无人敢偷奸耍滑,颓废度日了。

苏全忠见此由不甘心,再次爆出大雷。“本将在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凡上兵营考核优异者,可申请挑战将领,挑战成功可直接升为将军,失败的将军者下放上兵营,随士卒一同参加每日训练,直至再次挑战成功晋级!”

苏全忠此话一出,台下士卒眼睛直接血红,纷纷看向自己的上司,而千夫长以下将领闻言却是有些惊慌,心中不由的暗示道:“以后不能懈怠了,不然被这帮小崽子比下去就丢人了!”

等场内都安静下来以后,苏全忠下令道:“全体都有,目标南城门口,出发!”说完就带着这一营的士卒跑出大营,向冀州城南城门行去,只留下几个人看守军营大门。

这一营士卒在南城门外集合,很快就引起了他人的注意,尤其是把守南城门的城卫军士卒,稍微一打听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打听清楚,很快苏全忠在城卫军中改革的消息就传遍全城。守城的士卒满怀期待,城中大将静观其变,城中百姓喜闻乐见,各方对于此事的态度不尽相同。

在苏全忠嘹亮的口号中,一千城卫军士卒开始了绕城跑三圈的比试。由苏全忠带头,各级军官协助,一千多人绕着冀州城跑了起来。

“一二一,一二一”

在稀稀拉拉的口号声中,一千多人绕着冀州城跑了起来,由于是苏全忠带头,一开始众人还是聚堆儿跑着,一圈以后,队伍就拉的很长了,两圈不到就已经有人坚持不住开始停下来休息。苏全忠见状也不在领头,转而开始跑到队尾,鼓励那些随时都有可能放弃的。到了第三圈,即便有苏全忠的鼓励,还是有人坚持不住,慢慢的停了下来。此时苏全忠也不在勉强,而是跑到最前,准备记录名次。

“二九九,三零零。千夫长,这三百人你先带回军营,以后他们就交给你训练了!”苏全忠选出率先跑完的三百人,然后对三营千夫长说道。

正在休息的千夫长闻言,立即起身招呼这三百人跟着他返回军营。

接着苏全忠将接下来完成的六百人分为两个都,各任命曲长一人,百夫长三人,也被带回军营安置。而最后剩下的一百人则由苏全忠亲自带回大营。

这种场景接下来几天连续上演,城中五营城卫军接连参加了筛选,最后选出一千五百人组成上兵营,苏全忠起了新的名字,称之为武卫营,设军候一人,曲长五人,百夫长十五人,撤销千夫长之职。

又选出三千人组成武骧营,设军候两人,曲长十人,百夫长三十人,同样不在设置千夫长。而最后五百人则单独成营,不设营号,设置一个曲长管理。

城卫军遴选完成后,各营依照苏全忠的要求开始各自展开训练,值守事宜,而负责屯田的士卒则在苏全忠的带领下走出冀州城,在城外令辟一营,寻找荒地,挖河开渠,开始屯田。

城卫军在经过初期的磨合后,逐渐适应了新的作息规律,武卫营训练强度不断加大,士卒的精神状态也慢慢转变,武骧营见到武卫营的待遇后,也一改之前的懒散,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超额完成训练内容,个个都瞄着那上兵营的待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