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麟看了看黄伯涛,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将目光移向对面的孙可望:“孙将军,眼前形势十分危急,皇上重伤在身,该怎么办好啊?”
素来老成多谋的汪兆麟,面对眼前危急的形势,已经感觉方寸大乱。
汪兆麟的话音刚落,弥留之际的张献忠,慢慢睁开双眼,吃力地抬起右手,断断续续开始说话:“各位爱卿,朕这是怎么啦?朕不是站在坡上吗?何故又躺在床上了呢?”
孙可望抚着张献忠的手背,眼泪婆娑地接过话头:“皇上在辕门外,察看与清廷交战的情形,竟然被搭子的弓弩手,用利箭所伤!”
孙可望一边说话,一边泪眼婆娑,道明张献忠被搭子利箭所伤的情形。
从弥留之际,缓过劲来的张献忠,方才想起拂晓之前,在辕门外高坡上,察看战场的情景,脸上露出因疼痛而扭曲的表情,将右手指向身旁的孙可望。
“皇上,末将无能,没有保护好皇上。末将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忍住悲痛的孙可望,见张献忠有话要说,顿时泣不成声,言及自己的过失。
张献忠坦然看着孙可望,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连忙轻轻摆了摆手:“还是俗话说得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天要灭朕,朕怎么也逃不过这一劫的。孙将军不必为朕,过于伤心。大西国还有诸多大事,还要将军去处置呢!”
身负箭伤的张献忠,居然清醒明白,说起话来,依然头头是道,让在场的所有人,大吃一惊。
唯有御医黄伯涛明白,张献忠言谈举止,是临死之前的回光返照,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一把老泪,沿着脸颊,落了下来。
孙可望连忙往前挪了挪步,双手握住张献忠的右手:“皇上是大西国皇帝,上天会保佑皇上龙体安康,带领大西国将士们杀净搭子,还大西国万里江山的。”
孙可望是张献忠四位义子中,深受张献忠宠爱的义子。
早在四月,就由张献忠钦定,如果张献忠战死疆场,孙可望接过大西军帅旗,继续与清廷血战到底。
也许知道自己已经命在旦夕,张献忠不得不强打精神,再次当着大臣和将领的面,语重心长交代身后之事。
“皇儿,快到朕身边来。”张献忠的目光,停在健生身上。
太子健生毕竟还是孩子,见张献忠连声呼唤,连忙扑到张献忠身旁:“父皇所负箭伤,不日就会痊愈的。健生离不开父皇,大西国离不开父皇!”
张献忠摸索着健生的手,气喘吁吁嘱咐健生:“皇儿不必宽父皇的心。父皇知道,今天这个坎,父皇怕是迈步过去了。既然迈不过这个坎,父皇就将心里的话,悉数告诉皇儿爱卿和诸位将军!以免朕离世之后,还死不瞑目!”
张献忠虽然心力衰竭,却依然神志清醒,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豆大的汗珠,沿着胡须流了下来,将胸前的衣襟,已经湿了个透,尽力支撑着躯体,不让自己闭上眼睛。
大臣和将领们,以及皇后皇妃,太子公主,见张献忠强打精神,期期艾艾,掩面而泣。
生离死别之前的牵挂与不舍,尽在哀婉凄凉的不言之中。
孙可望看着张献忠,连忙轻轻点了点头:“皇上有什么叮嘱,尽管告诉末将便是,末将将牢记在心,永世不忘!”
大臣将领们,待孙可望说完话,连忙轻轻地点了点头,期待着张献忠的遗言。
张献忠环视着大臣将领和妻妾儿女,又将目光再次投向孙可望:“孙将军要牢记,清廷是大西不可戴天的仇敌。朕死之后,将军要带领大西将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朕报仇雪恨,决不让大清的阴谋得逞。朕知道,眼前的形势十分严峻,将军一定要与大臣将领们,同心协力,渡过眼前难关,决不可半途而废。朕在天国,也会保佑大西国的!”
张献忠的话刚说到这里,突然猛烈咳嗽不止。
刹那间,一股殷红的鲜血,突然从张献忠嘴中,喷涌而出,将孙可望的战袍,溅得满是血迹。
御医黄伯涛,连忙用一条丝巾,轻轻拭去张献忠嘴角的血迹,看着疼痛难忍的张献忠,泪流满面俯在张献忠耳边:“皇上不必着急,慢慢说话便是!”
张献忠吃力地睁开双眼,看了看身旁的黄伯涛,喘着粗气点了点头:“据朕所知,前朝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抵抗清廷。虽然南明弘光政权,已经被清廷所剿灭,还会有其他有识之士,站出来,与清廷抗争到底。朕以为,将军有朝一日,必须与那些抗清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清廷暴政,为朕报一箭之仇!”
孙可望看着张献忠,流着眼泪点了点头:“皇上放心,末将谨记皇上教诲,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有识之士,继续举起抗清大旗,决不辜负皇上的期望,为皇上报仇,为死难的将士们雪恨!”
张献忠又咳嗽了几声,嘴里的鲜血又涌了出来,将整洁的龙床,弄得血迹斑斑。
黄伯涛让张献忠,慢慢倚靠在床头:“皇上别急,慢慢说话,就不会咳嗽!”张献忠看了看黄伯涛,轻轻点了点头。
刘燕跪着向前挪了两步,流着眼泪俯在张献忠身旁:“御医说得对!皇上有话慢慢说吧!”
张献忠慢慢睁开双眼,看了看哭成泪人的刘燕崔婉,又看了看健生和婉婧,却没有说一句话。
待短暂的喘息之后,张献忠又看着孙可望:“大西国的生死存亡,只有靠诸位爱卿及诸位将军。孙将军与诸位爱卿诸位将军,要齐心协力共赴国难,方能完成抗清大业。诸位爱卿诸位将军,当以孙将军唯马首是瞻,在将军统帅和号令下,让大西国生存屹立,如日月同辉,永世长存!至于朕的妻妾儿女,诸位爱卿和将军,善待即可!”
张献忠刚刚说完话,跪在床前的诸位大臣将军,期期艾艾异口同声,应承着张献忠的临终嘱托:“微臣(末将)谨记皇帝嘱托,不辱使命,誓与清廷抗争到底!”
刘燕和崔婉,分别拉着张献忠的左右手,断断续续诉说着心里的悲痛。
健生与婉婧,则跪在一旁的地上,泪水连连,看着床榻上的张献忠,依然不知所措,悄悄抹着眼泪。
黄伯涛见张献忠的呼吸,已经越来越急促,豆大的汗珠沿着脸颊,“噗噗噗”流了下来,心情顿时又沉重了几分,不觉轻轻摇了摇头,将目光投向大臣和将领们。
处于弥留之际的张献忠,突然猛地抖动了一下,紧握的双手慢慢伸了伸,眼睛睫毛似乎轻轻动了动,突然长长叹了一口气,旋即头部向右一歪,手指缓缓张开,呼吸却越来越弱。
黄伯涛用右手食指,试了试张献忠鼻息,探得只有微弱的呼吸,知道张献忠已经处于临终时刻,一行清泪突然夺眶而出。
黄伯涛身怀医术绝技,却对挽救张献忠的生命无能为力,心里充满隐隐的愧疚。
寝宫里死一般寂静,有的是皇后刘燕,以及崔婉哀婉的哭声,间或还有大臣将领们,越来越沉重的呼吸声。
太子健生只是流泪,幼小的公主婉婧,紧紧俯在崔婉怀里,看着龙床上的张献忠。
不一会儿,从陕西定边走来的一代枭雄张献忠,在经历明末跌宕起伏的风雨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痛苦地离开了大臣将士和妻妾儿女,走完了坎坷辉煌的四十年人生旅程。
西充凤凰山,依然笼罩在朦胧的薄雾之中。
灰蒙蒙的天空,低垂的乌云。
从西北方刮来的秋风,仿佛在祭奠为黎民百姓生存,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大西皇帝张献忠。
阴沉沉的天空,又下起了蒙蒙细雨。
经历一场激战的凤凰山,顷刻之间,云遮雾罩,烟雨朦胧。
尸横遍野的太阳溪,流淌的大西将士殷红的鲜血,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血色缎带,蜿蜒着流向东方茫茫的天际。
还在燃烧的凤凰山,“噼噼啪啪”的爆响之声,像炒豆般依然继续着。
燃烧腾起的滚滚浓烟,像一根擎天巨柱,飘飘渺渺,延伸到苍穹之上,仿佛述说着清军的罪恶和暴行。
根据张献忠生前遗愿,封锁张献忠去世消息,寻找一处偏僻寂静之地,裹革埋葬张献忠遗体,以免清廷掘墓鞭尸,让张献忠在天之灵,能够得以超然安息。
拂晓之前,在秘密掩埋张献忠遗体之后,孙可望等将领带领大西国将士,以及张献忠遗孀刘燕崔婉,遗皇子张健生遗公主张婉倩,悄无声息撤离西充凤凰山,消失在蒙胧的细雨之中。
光阴似箭。
转眼十八年已经过去。
原本转移至云南的大西军,在与清廷倾力抗争之后,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潮流中的一缕云烟,不知不觉没有了一点踪迹。
至此,一代枭雄张献忠的传奇故事,成为后来人们茶后饭余的谈资。
(本部小说已经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