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宋真宗喜忧搀半:喜的是终于选定了太子,皇位有了继承人。忧的是现在的朝局不完全是自己所能掌控,赵祯能否顺利册封太子还是未知数!

朝中太多人不希望赵祯继承自己的皇位。

这两天皇后也隐晦地给他吹耳边风,说这赵祯自出身就天现异象,是灾星转世!自个儿赵家的江山传给哪个儿子还用别人来指手画脚,仔细想想宋真宗这皇帝也是悲哀!

应天府衙后院热闹非凡,自昨晚接到赴春宫上任的圣旨,马宅就忙着搬家。

整个后院搬桌拆床、挑油扛米地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好像和张小凡没啥干系!自延庆府回来之后,马家人已将他当神一样的供着,特别是昨晚接到圣旨那一刻!马元芳对他是彻底的信服了。马成战更是不用说,他转眼就成了太子侍卫统领!这可是常人一辈子想也不敢想的事,但这一切仅仅就因为张小凡一句话!

此时的张小凡正坐在凉亭,品着香茶把妹呢!

“阿香,想好了没!啥时候嫁给我做老婆?”

“你这人好生无耻!这里那么多人呐?”马静香嘴上嗔怪道,心头却是暗自欢喜!再瞅瞅四周忙活的下人、府丁,生怕别人听到!如鸵鸟般把脸埋进了胸口,再不敢抬头看张小凡一眼。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对于古代怀春少女的心理,影视剧里这样的情节多了去。

张小凡看着眼前娇羞的小妮子:“嘿嘿,他们喜欢看就看呗?他们越看就是越眼红我老婆漂亮。肯定心里愤愤不平:为什么自己就找不到这么漂亮的老婆哩!”

“咯咯咯......”

马静香被他逗得合不拢嘴、捧腹大笑。

这丫自穿越来到这陌生的大宋,就像变了个人的似的:油嘴滑舌、勾女把妹的甜言蜜语张口就来!与后世木讷、呆板的张小凡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如果给自己爸妈看到现在的张小凡,估计做梦都会笑醒。

马元芳与夫人正站书房门口说话呢!远远地望见这一幕不禁相视而笑。在他们心里,想必早已经将张小凡当乘龙快婿了!

这时一个府丁疾步而来:“禀报大人,李妃派人有请张公子入宫。”

这个时候邀张公子入宫!想必是李妃为了明天册封太子的事!马元芳不敢怠慢,来到张小凡跟前说明缘由。

张小凡沉思了一会道:“定是李妃不放心,怕明天的事会有变数,叫我去商议对策,这样,马大人,你随我一起入宫面见李妃,一会我与她说什么,你记在心里,在明早的朝会上见机行事!”

马静香正一脸享受地陶醉在色狼的甜言蜜语中呢!这时听到张小凡要随爹爹一起入宫,天仙般的小脸顿时就垮了下来,同时又略感诧异:咦!听这口气,难道眼前这油嘴滑舌、说话不正经的登徒子,比我爹爹的官还大?

正焦急来回踱步的李妃见马元芳也来了喜出望外:“张公子,马大人,请上坐。”

张小凡见李氏焦急模样不禁揶揄道:“在延庆府之时也未曾见夫人这般焦虑,如今郡王进驻勤躬殿大局已定,夫人何以如此忧愁!”

李氏苦笑道:“奴家窘态让公子见笑了,确实事情令人棘手:昨晚皇上告诉我,王钦若、王应之已经私下联名十七位朝廷重臣,只要圣上明天早朝提出封立我祯儿为太子,他们就会以死谏相逼圣上改立赵祉或者赵祗!皇上也颇感头痛。奴家与公子延庆府一聚,便知公子乃世外高人,既能预知我母子回朝受封,当有应付谗臣奸相之良策!是以奴家相邀公子前来,讨取万全之策,以保明日早朝,我儿能够顺利受封。”

张小凡呵呵一笑:“王钦若、王应之、丁谓之流皆一众跳梁小丑般宵小而已,何以致皇上如此忌惮?请夫人转告皇上:明日早朝之时,圣上就依照如常下旨册封太子,春宫大夫马大人会第一个站出来拥护圣上旨意。我会作为郡王扈从出现于紫宸殿,如那班跳梁小丑胆敢跳出来耍混撒泼?小子自有办法让他们自食其果!只要夫人你叮嘱皇上:不要掺和下面臣子之间的争辩就万事大吉。”

李氏看着张小凡侃侃而谈、说的如此简单,洒脱。心道或许这张公子真有锦囊妙计!当下也放下心来,依计而行,迎送二人出勤躬殿之后,直奔太和殿找宋真宗去了。

回到应天府,马元芳心中太多疑惑?却又不敢贸然问张小凡是以然。

张小凡熟读北宋历史,心中非常清楚王钦若之流心中所想!这班馋臣无非就是想保住现有的自身利益。还不至于到窃国谋位的地步。说白了就是贪图享受、没有啥大志向的得志小人罢了。

他们命好!是在宋真宗的任上为官,历史上的宋真宗敦厚实诚,就是太过仁义,一辈子笃信不杀生,他在位的二十三年里,在北宋境内大兴木土修建寺庙、佛宇。

如果是在后世有这样的国家元首!估计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非他莫属!

就算是在与北宋周边的契丹、西夏等藩国的争端中,也是采取赔钱纳贡的息事宁人政策。以致让王钦若之流吃透他的死穴:太过软弱!如果换成宋太祖赵匡胤或者是宋太宗赵匡义?哪里会有王钦若之流的市场?早就人头落地了!

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要以死相逼?我就偏不拦你,看你去死好了,全天下都知道你是最怕死的,宋真宗迁就你,我张小凡可不会鸟你那一套!至于让马开元打头阵?这就是让未来的老丈人在今天的郡王赵祯、以后宋仁宗跟前露个脸!在这紧要关头马元芳能够挺身而出帮赵祯出头,以后得到的回报将是几辈子的荣华富贵。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谁叫他马大人是马静香他爹呢!

“哐……哐……哐…”

大清早辰时没到,宫内就传出悠扬的九响钟声。

自三年前宋真宗龙体欠安之后就很少上早朝,所以平日里不是什么重大节日或者重要事情,皇城不会无缘无故鸣钟上朝。

应天府城内的百姓个个惊奇地望向皇城方向:仔细算来这可是皇宫今年第五次鸣钟,前两天皇上五十大寿刚刚鸣过一次,今天好像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啊?百姓无所谓,钟声过后该干嘛干嘛,没一点影响。

这可苦了那些不知情的朝中大臣!听到钟声,知道朝廷肯定将会有什么大事发生!手忙脚乱地穿靴戴帽,整理好朝服慌慌张张地朝宫内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