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荀叔的至交好友

言谈间,此子对答如流,且已然点出了兖州当下面临的困境和未来的发展出路。

虽然并没有指出造成兖州当下困境的根源,但在荀彧看来,陈聪小小年纪便有此番见解,实属不易!

毕竟,天下大事,能窥探其根源的人只是少数。

更何况,此子同他一样本就是世家大族、高门大户之后。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处棋局中的人谁又能想到造成满盘皆输的原因最终会出在自己身上呢?

就算发现症结所在,恐怕也会因为内外各种压力,装聋作哑,直到最后沉默不语。

因为,世家大族不是一言堂,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声音而改变,他们只会从大族的核心利益出发。

对于这点,没有人比荀彧的感触更深。

所以,在陈聪说出这一番见解后,他才会不住地去夸赞。

“荀叔谬赞冲了,以上不过是冲的一番拙见,冲只盼曹公和荀叔听后莫要笑话小子。否则,小子唯有弃爵夺门而出了……”陈聪看着二人,笑着道。

“哎!”

“你荀叔他怎么会笑话你呢,他今天要是敢笑话你,我第一个不答应。”曹操放下手中酒杯,一甩宽大的袖袍,语气斩钉截铁,脸上的神情极为认真。

荀彧在一旁听到曹操所言,再加上其看到曹操脸上的表情,心中顿起了玩心。

他双指抚着酒杯光滑的杯面,看着曹操,笑吟吟道:“不知孟德准备怎么个不答应法,莫非孟德可是要与我荀某人拼酒乎?”

“玩笑话,玩笑话,文若你怎么还当真了,拼酒吾可不与你拼,论饮酒,吾自问不是你的对手。”曹操闻言,嘴角挂上一丝苦笑,连忙摆手拒绝,“文若你莫不是当吾不知道,你们颍川子弟酒量是出了名的好么……”

“就拿这小子来说,他还没行冠礼,吾今天温的这一壶酒他便能喝去半瓶。”曹操手指正在斟酒的陈聪说道,仿佛他就是眼下佐证自己方才言辞的最有力证据。“若是与你拼酒,你叔侄二人轮番上阵,吾今日不得让人抬着进内堂。”

曹操话音刚落,荀彧、陈聪二人不约而同的相向而视,当二人各自转过头去,皆心有灵犀的捧腹大笑。

“原来曹老板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陈聪一边笑,一边心里想。“眼前的曹老板真的是当初口中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那个枭雄吗?”

眼看曹操脸色渐渐涨红,陈聪止住笑声,而荀彧看着曹操,一脸认真道:“孟德,你该好好练练酒量了。”

“此番看到子冲,我倒想起在颍川的另一位故交好友,此人虽出身寒门,但其才学却胜我百倍千倍。”听到这里,曹操两眼放光,忙问荀彧道:“文若,不知你这位好友现在何处,若其人仍在颍川,你何不修书一封,请他入兖州,吾愿聘他为幕僚,待座上宾!”

荀彧听后微微摇头,含蓄道:“我去岁回乡探亲之际,‘他’仍在颍川郡中,我亦曾驱车前去拜访,邀请他同出颍川,只不过被其拒绝了。”

“目下,已过去半年有余,州城附近黄巾盗匪作乱不断,我许久未曾回乡。如今,这位好友的下落,我目前并不清楚。”

“可惜了……”曹操叹息一声,双目中的期待逐渐被失落所取代。

“明公不必惋惜,事情并不是没有转机,我一定会尽力而为之。”察觉到曹操脸上的失落,荀彧则出言安慰道。

曹操当然能听出荀彧这是在安慰他,当下他听后只是点点头。

心里却是感慨不断,“能被文若如此夸赞之人,是何等大才!若是吾能得此人辅佐,加之程仲德,荀文若,吾何愁霸业不成?”

“哦对了,还有这小子,吾险些将他忘了。”想到此处,曹操不由抬头看了一眼陈冲,心情顿时美好起来。

不过,他很快又恨的牙痒痒,因为眼前这小子,最善于藏拙。

许多事情,他明明看的比谁都透彻,可这小子他当面就是不说,总是把自己装的很蠢很笨很是愚钝的样子。

包括方才,自己刚才所提问的问题,他看似什么都说了,甚至得到了荀彧的夸赞,

但实际上,那是因为荀文若并不了解这小子的真实水准。

如若他彻底摸清这小子一直在藏拙,就会发现方才他那番看似鞭辟入里,将兖州内忧外患剖析的言辞……

其实细细想来,会发现这小子等于什么都没说。

哼哼~幸亏我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这小子的秘密,不然吾险些错失一名王佐之才!

只是……这小子在我面前为什么一直藏拙?

关于这个问题,他一直在心底琢磨。

莫非,这小子觉得我并非明主?曹操心里下意识想道。

“算了,不管这么多了,这小子愿意藏拙他就藏吧,吾看他能藏到几时,反正他的真实想法吾都知晓。”

大不了,没事便差人前去宴请他。

“至于荀文若的故交好友,眼下不愿来兖州也罢,吾不强求。目下,吾有陈子冲足以。”

想通关键,曹操心情大好,当即斟满一爵,仰头痛饮!

看到曹操忽然饮酒,荀彧心底轻‘咦’一声,心道:“莫非孟德猜道我所说的故交好友是谁?不然他又岂会如此痛饮美酒,毕竟,我那位故交好友嗜酒如命。”

可荀彧转念一想,时下兖州军政是最为要紧的,还是劝孟德少饮些酒水为妙。

“明公,故交好友那边我近期会修书一封托人带回去。眼下兖州军务繁忙,明公仍当以州郡政务为重,适度饮酒才是。”

“吾依文若所言!”曹操闻言,再斟满一爵,继而端起酒杯对着荀彧、陈聪二人,爽朗道:“文若、子冲,来!你二人杯中皆满上,今日宴席已末,吾等三人共饮此一杯!”

“依明公所言。”荀彧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在奇怪曹操今天转变为什么会这么快。

以往孟德听到大才之人与自己擦肩而过或者不能为自己所用,都会惋惜慨叹好一会儿,今日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孟德神色便恢复如常。

实在是奇哉怪也!

带着疑惑,荀彧一边拱手遥敬曹操,一边抬起袖袍遮住酒杯,而后将杯中酒水饮尽。

……

“豫州颍川人士,寒门故交好友,嗜酒如命。”当袍摆遮住脸颊时,陈聪则在思索荀彧的话语,很快他便想起一个人。

“郭嘉,郭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