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AI项目实战:典型业务场景的AI解决方案与案例实现
- 邵理煜 陈沁 何敏
- 1146字
- 2024-11-01 02:32:46
Chapter 1
第1章 手机银行潜在月活客户挖掘——自动机器学习技术
手机银行是指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来完成各种银行服务的业务形态。作为零售银行最重要的门户,它承载着获客、活客、留存、转化的功能,在争夺长尾客户、收取商家入驻佣金、降低银行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提升金融产品销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2021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发布了以下4个观察,足以说明手机银行的市场地位。
观察一:手机银行发展速度超过个人网上银行。从2015年开始,手机银行连续6年增长率保持两位数,成为金融科技前端主要输出产品及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抓手。网上银行逐渐边缘化,客户比例增速放缓,2021年手机银行用户渗透率为81%,增速为15%,而同期个人网上银行用户渗透率为63%,增速为7%,如图1-1所示。

图1-1 手机银行发展速度超过个人网上银行
观察二:手机银行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子银行渠道。2017—2021年,手机银行业务量增速在6%以上,高于网上银行、微信银行和电话银行,如图1-2所示。

图1-2 零售电子银行各渠道业务量增长趋势
观察三:手机银行已成为使用率最高的电子银行渠道。在线调查结果表明,2021年手机银行客户使用率为85%,高于其他电子渠道,如图1-3所示。

图1-3 零售电子银行各渠道客户使用率
观察四:手机银行已成为商业银行必争之焦点。各银行频频出台硬核招数,不断丰富手机银行功能,通过人工智能和场景化手段加速创新。手机银行迎来后App时代,推进“手机银行+”移动端布局,打通第三方流量入口。手机银行弱化金融属性,强化“场景+社交”属性,即以基础金融服务为支撑,以手机App为载体,以高频生活场景为驱动,重塑手机银行新业态。同时,各商业银行纷纷开始探索利用微信、支付宝等进行外部客户引流,并实现有效转化。商业银行将手机银行定位于数字转型的主要抓手和落地平台,以及零售业务的战略核心,如图1-4所示。

图1-4 手机银行后App时代新业态
金融场景是低频业务场景,存在客户对银行的黏性低、客户易流失、客户价值难以挖掘、难以建立开放银行生态圈等问题。只有运营手机银行,将金融功能融入开放的互联网渠道和各种线上生活场景,让商家入驻,提供丰富的营销活动,提升易用性和客户体验,提升月活客户数,才能将低频场景转化为高频场景,从而获取更丰富的客户数据,维护并挖掘客户价值,提高客户黏性和忠诚度,建立适应互联网形态的新金融生态圈。
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是指当月登录并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它反映了手机银行的使用效能和金融生态成熟度。手机银行潜在月活客户是指当月没有月活,但具备月活特征,在营销策略引导下容易转化为月活的客户。追求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最大化,是运营手机银行的目标,而精准挖掘潜在月活客户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这对银行经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案例提出一套基于自动机器学习来预测潜在月活客户的实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