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粮仓

“娃娃亲?”张仨一脸疑惑,看了看身边的肖黎儿,肖黎儿笑着抿了抿嘴唇,起身给几人一一倒上茶水。

方长信微笑着抿了一口茶,对石碾子说道:“其中原委你也清楚,你给小仨子讲一讲吧。”

石碾子躬身道:“也是,不然将来小仨子知道了,还以为咱俩合伙坑他呢。”

石碾子转身说道:“肖家兄妹的父亲肖文远,本来也是明教两大长老之一,与方长老平起平坐,但多年前还是死在了朱重八手里,那时候黎儿还是梳着两个朝天辫的小丫头。”

张仨点点头,一旁的肖黎儿双眼却蒙上了一层雾气。

石碾子接着讲下去,原来肖文远当时与张定边同在陈友谅麾下,两人意气相投在战场上直如生死兄弟一般,两人结成异姓兄弟后,相互为儿女定下了娃娃亲。

后来肖文远跟随陈友谅在鄱阳湖兵败身死,张定边不知所踪,直到前不久才被朝廷侦知在铁匠庙出家为僧。

肖家兄妹是被明教抚养长大的,肖黎儿早已听得泪眼婆娑。

“这不是天意吗?”方长信一手拉着张仨,一手拉着肖黎儿道:“你二人终归还是走到了一起,两个老兄弟泉下有知,想必也会谢谢我了。”

张仨心头一震,心道那死去的少一和尚算什么呢?他才是张定边的亲生儿子呀?

方长信握着张仨的手略一加劲,说道:“小仨子,你要知道,人死如灯灭,有些人和事不必挂怀,你明白吗?”说着,又刻意握了握张仨的手。

张仨当然明白,方长信这是告诉他,少一已经死了,现在你的身份就是张定边儿子。他明白,明教这么干不一定安什么好心,不过他乐于接受这个身份,如今的自己要银子有银子,要官有官,要媳妇有媳妇,比当个穷小子强多了。

方长信拍拍张仨肩膀,说道:“小仨子,你很好,所谓虎父无犬子,短短数日,你居然被御口亲封当上了官,这对我们明教下一步起事极有帮助!”

“起事?”张仨一脸茫然,心道明教式微,大明皇权日益稳固,现在起事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小仨子,看到了吧,这肖家庄地下,本就是一座巨大的粮仓”,方长信道:“十年了,教里每年都往这儿藏粮,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卡住朝廷的七寸,说白了,明教势力的确大不如前,但谁说星星之火不能燎原?一旦有大灾来袭,肚子饿了的时候,有饭吃才是硬道理,咱们自然不缺人咱们造反,手中有粮,起事不慌嘛!”

张仨道:“师父,听说沔阳县今年大旱。”

方长信摆摆手道:“沔阳县不过弹丸之地,而且妇孺居多,恐怕难以成事,咱们要等的,是连城连片生灵涂炭的大天灾,那时候才能火借风势席卷这天地之间。”

张仨心中一惊,心道方长信这样谋划也没有错,不过从历史上看却毫无机会,原因很简单,终朱元璋一朝,几十年里各处虽有小灾,但生灵涂炭的大灾却并未发生,嘿嘿,老子才和你们做一条船,回头沉下去的时候可不好上岸。

“不说这些了,倒是你”,方长信道:“你有一个任务要留心。”

“师父您只管说”,张仨答道,心里却暗想,明教这是要利用我了,不过别的不说,明教福利是真的好,自己才入教没多久就给发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

方长信道:“你得接着往上爬,官做得越大越好,咱们明教在朝廷上需要一颗大大的钉子,等你有了插手军政的能力,那就是我明教一大内应。”

张仨一皱眉头,说道:“师父呀,这官大官小我说了也不算呀,再说我又不擅长迎来送往行贿受贿那一套,估计爬得也不快,要是等一把年纪了才爬上去,师父您可别怪我呀!”

方长信道:“也真是难为你了,师父知道你生性纯良,贪污受贿那一套你并不熟悉,但你可知道,你升官有两样与众不同的大优势。”

张仨挠挠头,心道我一个无父无母的小官,能有什么“大优势”?

方长信接着说道:“第一个优势,是明教上下会明里暗里全力支持你,第二个优势,你是张定边的儿子,朱元璋若是重用你,会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也会显得自己胸襟广阔,这一点放眼朝野上下,谁能比得过你?”

张仨眼前一亮,点了点头,问道:“师父说得对,为了明教我也得当个大官才是,行贿受贿之类的事情,我学着去做就是,只是行贿还罢了,受贿却有些难,尤其是听说有些人不止送金银,还转送美女什么的呢,这我可不敢收。”

说着,张仨还拿眼睛瞟了瞟肖黎儿,肖黎儿大窘,低下头去不说话。

“这个好办,大局为重嘛!”方长信说道:“也真是委屈你了,不过要是美女当前,师父我允许你照单全收,官场风气如此,你若不收还如何升官?”

方长信又向肖黎儿道:“你也不必吃醋,所谓三从四德,小仨子就是收了女人,谁也动摇不了你张家大妇的身份,他是大好男儿,岂能被这等小事绊住手脚?”

肖黎儿有些怅然地点点头道:“我心里知道呢,相公就算将来纳妾,心里也只有我一个人呢!”

“这就对了嘛!”方长信大笑起来。

张仨挠挠头,看向肖黎儿,心里满是喜欢,暗想:“黎儿你放心,将来我收了容儿,后面我就……我就……反正你是大妇,就当多了几个妹妹。”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石碾子提醒说天色已亮,李有德等人天亮后估计也该酒醒了,若是去找张仨容易露出马脚。

“怎么,这几个人酒喝多了?”张仨问道。

“一人一杯酒,一睡一整宿”,石碾子笑道:“喝了我石碾子特制的蒙汗药,想不睡够六个时辰都不行呀!”

肖黎儿笑道:“石叔叔对药性驾轻就熟,他调制的蒙汗药,就算麻翻一只大象也不稀奇,嘻嘻!”众人哈哈大笑。

张仨心道,蒙汗药可是个好东西,他笑嘻嘻地说道:“石叔,我一人身在王府,今后还不知道遇上怎样的凶险事儿呢,给我一些蒙汗药也好见机行事。”

石碾子笑道:“你要多少?”

张仨道:“七八斤不嫌少,二三十斤不嫌多。”

石碾子大笑着摇摇头:“你小子是准备把朱重八满朝文武全都麻翻吗?哪用得着这么多?”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根小竹管递给张仨道:“莫要小看一根竹管里的蒙汗药,麻翻百十个大汉不成问题,此物溶于水也溶于酒,每次只需一小小指甲盖,随随便便让人睡上六七个时辰。”

张仨大喜,接过小竹管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小仨子,有了蒙汗药是一回事,能无声无息下药才是关键”,方长信道:“来,师父教你个妙招。”

说着,方长信拉过张仨的手,轻轻一触日戒,戒面向一侧弹开,他拿起瓷瓶向里面倒了一小撮蒙汗药又合住戒面,笑道:“下药时,手在杯子口一晃,再顺势合上戒面就得手了,这一小撮药麻翻七八个人不成问题。”

张仨大喜,试了几试果然隐蔽异常,顺手将竹管插入靴筒。石碾子在一旁笑道:“小仨子,你得了这蒙汗药,可别拿出去对大姑娘小媳妇做什么手脚呦?不然黎儿还不生吃了我!”

众人又是一阵笑,肖黎儿却挽住张仨的手臂,脖梗一扬道:“我相公是要用这招麻翻朱重八的”,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不多时,张仨夫妇原路返回来到大屋,方长信于地道中向二人挥手告别。

这一阵屋外风大雨急,雨点儿打在窗户上如同密集的鼓点一样。张仨躬身向方长信告辞,突然问道:“师父,我心中还有一事不明,肖黎儿真是在珞珈山大和尚处算命,专门在山道上等候,被我打落头花吗?这名大和尚也太神机妙算了吧!”

方长信笑道:“放心,大和尚机智无双,他早就算到了,就算你在珞珈山上碰不到肖家兄妹,在另外一千座山上也会碰到,就算你打落不了黎儿的头花,也会有一千种办法和她相识,哈哈哈,这就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肖黎儿挽住张仨的手臂,笑道:“方叔叔当时说了,你是孙猴子,绝逃不脱他的手掌心,嘻嘻!”

张仨也笑了,虽然知道自己被方长信算计了,但白白得了这样一个漂亮媳妇,被算计了又怎样?

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张仨心中不由想起高尔基《海燕》中那句名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只不过,他偷偷换了三个字,成了“让桃花运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