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音乐会开场前半小时,程野在化妆镜前盯着自己的右手。

灯光下,那道疤痕呈现出淡紫色,像五线谱上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他尝试做了个琶音手势,无名指和小指仍然无法完全伸展,但已经比三个月前灵活许多。

门外传来敲门声,林小雨的声音隔着门板有些发闷:“记者在后台。“

程野的右手悬在空中,指尖微微发颤。昨晚看到的行车记录仪视频像烙印在视网膜上——张明远的车灯刺破雨幕,紧随其后,而他的车里,确实载着一个发高烧的小女孩。

“让他听完整场。“程野最终说道,右手落在门把上,“听完再决定怎么写他的报道。“

**2.**

舞台灯光亮起的瞬间,程野错觉回到了卡内基音乐厅。

台下座无虚席。第一排正中,灰西装记者摊开笔记本,钢笔反射着冷光。程野的目光扫过观众席,突然在角落看到一个坐着轮椅的老人——林教授?

林小雨的小提琴声将他拉回现实。改编后的《雨巷变奏曲》从一段独奏开始,原本华丽的引子被简化成雨滴般的单音,程野的右手只在中音区轻轻点缀几个和弦。

当乐曲进行到曾被乐评家称为“炫技而空洞“的段落时,程野突然改变了指法。他的右手不再勉强模仿原版的高速跑动,而是用残缺的手指在黑白键之间制造出类似竖琴的泛音效果。林小雨立刻调整弓法,让小提琴的旋律像藤蔓般缠绕而上。

灰西装记者停下了笔。

**3.**

中段转调时,意外发生了。

程野的右手无名指突然痉挛,按下一个错误的降E音。观众席传来细微的骚动,但林小雨的小提琴立刻将这个“错误“变成转调契机,她左手小指的疤痕在聚光灯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程野望向她,突然看清她琴颈上刻着一行小字——“For XY“。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三年前医院走廊,那个总是躲在父亲身后的小女孩,曾偷偷往他病房塞过一张卡片...

音乐进入终章。程野的双手第一次完全放开了演奏,右手的残缺不再是被掩饰的缺陷,反而让每个音符都带着独特的质感。当最后一段变奏响起时,轮椅上的林教授突然抬起颤抖的手,在空中划出指挥的轨迹。

**4.**

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后,寂静持续了整整三秒。

然后掌声像暴雨般响起。灰西装记者站起身,笔记本掉在地上,露出空白的一页。

后台走廊,程野的右手紧紧攥着那张泛黄的卡片——稚嫩的笔迹写着:“程老师,我姐姐说音乐不止一种弹法“。卡片背面是林小雨的字迹:“她没能活到听你新改编的这一天“。

林小雨站在光影交界处,琴弓垂在身侧:“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是《雨巷》了?“

程野的右手轻轻落在她左肩的疤痕上。窗外,真正的雨开始落下,而音乐厅里,观众们仍在鼓掌。

【终】

(后记:三个月后,《音乐家》杂志刊登了题为“残缺处的光芒“的专题报道,灰西装记者在文末写道:“有些乐章看似中断,其实是在等待更合适的共鸣箱。“程野和林小雨的二重奏专辑《雨巷的两种解法》获得年度古典跨界大奖,其中收录的改编版《钟》特意保留了那个著名的“错误“降E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