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债券市场(2018)
- 李扬 王芳主编
- 2306字
- 2025-04-03 17:25:43
1.2 2019年经济增长展望
1.国际环境与经济走势分析判断
2019年,全球和区域经济政治形势依旧错综复杂,国际环境中挑战大于机遇。一方面,国际政治右倾风险继续累积。美国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扩大了在参议院的优势,美国政府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不减,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继续遭受冲击;巴西社会自由党候选人博索纳罗当选新一任巴西总统,导致巴西跟随美国政策的倾向增大。英国“硬脱欧”风险加剧,欧洲维护一体化体系力不从心。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外溢效应持续显现,全球公共和私人债务负担继续上升,金融脆弱性日益加剧,基本面脆弱的新兴经济体深陷危机困境难以自拔。地缘政治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武装冲突阴霾难去,伊朗遭制裁,叙利亚政局混乱;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黑天鹅事件”难以避免。另一方面,机遇因素犹存,中国成为全球发展机遇的重要贡献者。南南合作有望更加紧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方面合作继续巩固扩大,中非经济合作务实推进。
各经济体经济增长步调预计将继续分化,全球经济增速维持平稳的同时潜藏下行风险。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与2017年和2018年持平,然而由于经济扩张政策效果衰减,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拖累,全球经济增速或将在2019年登顶后下行。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预计会同步下行,特别是随着美国财政刺激减弱,美联储加息对市场造成压力,企业盈利增速将放缓,美国经济下半年存在较大下行风险,并且泡沫化的美股存在重新估值风险。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则出现明显分化,石油输出国和非洲国家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复苏,拉丁美洲国家、中东和欧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将继续减缓,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速走势则保持稳中有降。此外,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风险加剧会对其主要债主欧美国家造成拖累。受到贸易保护主义负面影响,预计2019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有所回落,全球价值链继续受到干扰,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利润率都随之出现下滑。由于扩张周期濒临结束,经济前景预期暗淡,全球投资增速预计也将在进入下行通道。受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推动,预计2019年通胀水平将同步走高。
2.高质量发展促进潜在经济增长保持稳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要从“物质”生产体系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升级、创新、高效、包容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经步入中等偏高收入的发展阶段,2017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人均国民收入(GNI)为8690美元,预计到2025年左右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人口老龄化加快、城市化速度放缓、中国与前沿国家差距缩小、增量改革红利缩减等供给因素约束下,必须加快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平稳。
根据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结果[2],基于近五年(2013~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和资本产出弹性平均水平外推,2018~2022年潜在经济增长率平均水平在6.2%左右,但如果参照发达经济体增长经验,将未来五年TFP贡献设定为30%,潜在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45%,此时要求TFP增速至少维持在1.88%。因此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确保中国未来经济增速保持平稳的必然选择。
3.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明显加大
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影响是对加征关税行业出口的冲击,相关企业经营困难、财务状况恶化、就业岗位减少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形成压力;10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新出口订单PMI分别为46.9和47.8,前者创出2016年初以来的新低,后者创出2018年3月以来的新低。对美国进口产品对等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在短期内会导致相关产品,如大豆及其下游产品油脂、饲料和畜禽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对CPI和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与短期对相关行业的直接影响相比,更应高度关注美国在贸易摩擦中的反复无常和讹诈战术在短期内对市场预期的巨大冲击,市场普遍存在的悲观预期不仅影响股市和汇市,也会干扰企业的投资决策,悲观情绪蔓延引发的连锁反应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更大。从中长期看,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如果持续较长时间会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尽管中国在跨国公司产业链布局中的地位短期内无法替代,但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体现的美国对外战略调整会促使跨国公司和美国进口商寻求替代中国的生产地和进口来源地。对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相对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将发生某种程度的调整甚至逆转。
我国经常项目出现逆差的可能性上升,在中美贸易摩擦及美元加息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可能会明显加大,汇率可能出现阶段性波动。此外,还需警惕中美贸易战向金融、军事、政治、地缘关系等领域蔓延,也不排除美国可能针对中国进行更大力度的技术封锁和制裁。
4.2019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2018年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下行压力,2019年三大攻坚战仍要深入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处于僵持状态,风险仍有待释放;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受压制;中美贸易战可能持续恶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经常项目逆差的可能性加大;国内区域经济增长继续分化,广东等沿海大省经济增速放缓,中部地区仍保持较快增长;需要高度关注部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内失业问题。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持续性虽然尚存疑问,但发达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优于新兴市场国家。鉴于这些现实因素,结合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预计2019年我国GDP增长6.3%左右。这一增速足以保证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见表1-1)。
表1-1 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