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洞神鉴真

苏墨感觉自己的精神大约恢复到了七成左右,离预计的目标还差上一两成。

可这两天下来,竟是再没有半分长进。

起初他也有些忧虑,于是托人询问了孙道人。

却没料到孙平之亦是不解,又去询了赠送那本《清静经》的道爷,这才回来告知:

原是苏墨魂魄有损,以至神明不能尽复。

按照那位道爷的说法,在魂魄仅剩五成的前提下,神明能恢复至七成便已是极致了,倒是苏墨仅五六日就能有此进益,却是出乎了对方的意料。

因此接下来两天他倒也不再多虑,虽依旧修习那本《清静经》,却省下了两粒明神丹,多余的时间就去山中各处闲逛,赏赏景色,吹吹山风,好不自在。

又正好顾松青两人已是“江郎才尽”——不过十岁出头的孩子,又经历过怎样的花花世界,见识过如何的江湖见闻?

很快,他们就已无法应对洞天里这群同龄人无尽的好奇心了。

但苏墨不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记忆当中,有着三天三夜也道不完的美妙故事。

江湖?

《天龙八部》听过没?

《神雕侠侣》听过没?

仙神志怪?

《封神演义》听过没?

《西游记》听过没?

《蜀山剑侠传》听过没?

《聊斋志异》听过没?

在一个个或玄奇、或浪漫、或感人的故事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往这座小院中跑,每天听苏墨讲故事成为了山里的日常。

就连颇有些倨傲之色的姜鹿鸣,虽然对苏墨所说那些似是而非的仙神故事嗤之以鼻,但每天吃过晚饭,院中人头攒动的时候,也忍不住悄悄推开窗户,伸长了耳朵在屋里偷听。

……

时光飞逝。

终于来到了遴玉院开院的前一天。

苏墨早起去厨堂吃了早饭,又练完一遍通经功之后,反常的没有回屋中修习《清静经》,而是靠坐在屋外的假山石上,望着院内的梧桐发呆。

正好院外一个人影急吼吼路过,不到片刻,又倒退着返回,似有些不太确定的伸长了脖子往这边望来。

“苏小哥?你今儿不练功啦?”

等看清了假山石上坐着的人是苏墨后,他的脸上顿时大喜。

此人叫做曾欢欢,年龄不到十三,比顾松青还要小些,住在苏墨他们隔壁的小院。

苏墨闻言点点头。

“那讲故事不?”

曾欢欢一溜烟上前。

“今儿讲孙大圣还是杨二郎?杨过也不错!”

苏墨闻言失笑:“今儿不讲故事,明日山上开院授法,稍后将有道长过来考校,我若过不了法试就要下山去了。”

曾欢欢顿时大惊:“你怎能下山去?往后谁还来给我们讲故事?”

随后面色一肃:“苏小哥你伤恢复的如何?可有把握通过一会儿的法试?”

说着伸手抓了抓头发,又道:“不行,裴万里那小子昨儿跟我打赌输了想赖账,正好他三爷爷的二叔在仙府修行,我要不让他找自家曾叔祖去求求情!”

说着转身就要往外跑,苏墨赶忙一把将人拉住。

好家伙,这人情求的辈分也忒大了些!

这洞天里十几万凡人,虽说谁家都有几个修仙的亲戚,但规矩又哪里是能随意打破的?

姜鹿鸣父母都是山上首座,不也得老老实实参加法试从遴玉院开始学法么?

曾欢欢听了这话,偷摸望了一眼姜鹿鸣那间屋子,瞬间觉得自己小伙伴的曾叔祖面子也没那么大了,顿时有些丧气,拉着苏墨衣角纠结道:“苏小哥,那你可一定得通过法试啊,入了院后我们还听你讲故事!”

苏墨又好气又好笑,轻轻拍了一下对方脑瓜:“去,别打搅我养神。”

对方立刻退出小院,半句不敢多话。

等到巳时刚至,苏墨微阖的双眼突然睁开,正好见到空中三道虹芒由远及近,瞬息落入院中,正是陆怀素与另外两位不曾见过的道人。

“你倒是好生惬意!”

髯须大汉一见到他这副惫懒模样,也不由失笑。

苏墨赶忙跳下假山石,对着三位道长行礼。

“明日遴玉院开院,鉴考司和庶务院都忙得不行,孙师弟与谢师弟虽是抽不出身,但对你之事却也十分上心,不过看你样子大约是十拿九稳的了。”陆怀素笑道。

苏墨拱了拱手:“已是尽力,但求无愧于心,余下的只凭天意了。”

陆怀素指着苏墨转头对身旁两人道:“如何,我道此子有所不凡吧?”

另外两个道人闻言都笑。

就这么两三句寒暄的功夫,院子外就已经围满了人,有几个胆大的干脆就攀上院墙,高高骑在上面往里看来。

想来都是得了曾欢欢传信,前来围观的。

“这是在做什么?”

一位道人见到这里三层外三层的半大孩子,顿时有些不解。

“回仙长的话,我们来给苏哥儿壮壮气势!”

有人爬到墙边枣树上,大声回应。

“瞎胡闹!又非比武法试,要壮什么气势?”陆怀素面色一肃。

他那张髯须大脸还是颇具威慑的,众人见了纷纷跃下墙头一哄而散,但没过一会儿,却又都回到院门处探头探脑。

陆怀素无奈摇头:“孙师弟还担忧你这几日会不自在,倒是他多虑了。”

说着他从腰间摸出那面青铜小鉴来:“你可准备好了?”

入院法试本就是公开举行的,上次已算得特殊,今次有这许多人围看,若再专门进屋里私下考校,反倒显得有猫腻了,因此干脆就在院中大大方方行事。

苏墨早已做好计较,于是坦然点头,心绪没有半点起伏。

幽光闪过,他的意识再次进入自己识海。

而竖立在苏墨思绪面前的,依旧是那面一人多高的青铜鉴。

光滑的镜面中幽幽暗暗,不见半点倒影。

苏墨见此却没有半点慌乱,而是大方上前。

淡薄的虚影如今已与他自己有七八分相似,举止灵动宛如真人。

他伸出手掌按在镜面之上,铜鉴与手掌接触的位置立刻映照出了倒影。

可与上次不同的是,当苏墨拿开手掌时,铜鉴中的影像却并没有随之消失。

果然如此!

他信心大增,将双手都按到镜面之上,心中默念《清静经》,将心神沉浸入修习经文之时的状态当中。

倒影从手掌位置慢慢延伸、扩大,逐渐勾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副朦胧的人像。

至此,苏墨心中的一口气才缓缓吐出。

他通过《清静经》中的方法,主动退出识海,睁眼正好看到陆怀素正冲自己点头微笑。

“通过考校,明日遴玉院开院,你可入门学法了!”髯须大汉露出欣慰之色,“倒是没有错看你,不过修行之路并非坦途,往后亦不可懈怠才是!”

苏墨赶忙作揖道谢:“苏墨谨记!”

“苏哥儿通过考校了!”

“往后我们也有故事听啦!”

院门外也不知是谁一声喊,立刻欢呼之声四起,几个胆大的当前冲了进来,将苏墨围在当中。

“去吧,今儿个便允你们放松一日,明日学法之后,修行就再不可怠惰了!”

几位仙长放了话,众人自然大喜,拉着苏墨就往外跑。

正好午时刚至,人群里有谁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在山上厨堂当值,于是干脆借着由头办了个宴会,从中午一直玩闹到了晚上。

若不是担忧明日开院学法之事,说不得还得搬出酒水来大醉一场方休。

一夜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