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朗诵

可是刘娟却在心里想:李成既然主动了,她自已就随缘份好了,反正女孩子是早晚都要找男朋友的,何况李成是帅哥,但是,刘娟为了证实李成的心意,于是就问:“李成,你没有女朋友呢?”“没有!刘娟你问这个是啥意思呢?”“好奇!凭你帅哥代言形象,难道没有女孩子追求的呢?”“刘娟你真会说笑话,我们是高一的学生,怎么能找女朋友?”“现在什么年代?找女孩子玩耍,有什么关系的?”“刘娟,我问你要如实回答?”“你问好了。”“你有男朋友了?”“没有!只是没有物色到帅哥!今天,你主动了,我刘娟不是傻瓜?”“看来,刘娟你要跟我交往了?”“是啊!如果你没有哪意思,我刘娟也不是随随便便的?”‘这个我知道,不过有事奇妙,我想证实,你是不是。。。”“李成你快说好了。”“你是不是特殊生?”“什么特殊生?我不明白?”“就是凭特殊关系,没有上录取分数线?”“我说李成,原来你说了半天就是为这个事呢?我是没有上线,是花钱买的指标?李成,你怎么想起这事儿来了呢?”“只是想证实佟玲说的话?”“什么话?”“说我们一中美女都是特殊生?”“那张慧跟我一样?”“是啊!这就是证实!”“那帅哥?”“差不多?”“李成,原来你跟我一样?看来我们是同类项了?”“是啊!我跟你是平等了?”“那佟玲?”“不是的。”“看来,佟玲是复合人才?”“让你说对了?”“那佟玲的爸妈是做什么的?”“佟玲他妈是在市委上班,他爸原是部队作家,现在深增一家公司当总管。”“看来,是有基因的?”“是啊!俗话说得好是好种出好苗?”“李成,你爸妈是做什么的?”“都是商人。”“那好啊!现在还是做商人好,自由,不遭老百姓骂?你看当官的,谁不遭老百姓骂的?”“是啊!刘娟,我们快洗碗好了。”“好!我替你洗碗,你在大门口等我好了。”于是刘娟就开心地替李成洗碗去了。

可是李成看到刘娟的背景,却在心里想:刘娟还是主动出击了,看来,刘娟还是单纯可爱!比网巴女孩子要高尚多了?不交白不交的?一定要抓紧时间,搞好基础“设施。”拿下刘娟的“堡垒”。

下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上课铃声响后,语文老师冯小华拿着教案,慢腾腾地走进324班教室,走到讲台前,一边放教案一边说:“同学们好!”“老师好!”“今天,我给同学们讲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壮阔,社会事物是复杂的,复杂在哪里呢?也许可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多面”与“多变”。

鲁信的《阿长与〈山海经〉里面的阿长可爱不可爱?既可爱,又可气。可爱的是,她助人为乐,给“我”买来一直渴慕的绘图本〈山海经〉:可气的是,她谋死了“我”的隐鼠,还喜欢“切切察察”地搬弄是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即使一位修养很高的人,也许还有并未完全泯灭的良心。这就是社会事物的多面性。

社会事物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就反映了人间祸福与悲喜的辩证关系。塞上一个老头养的马走失了一匹,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可是过了几个月,丢失的马自已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匹骏马,这真是想不到的好事。谁知老头的儿子喜欢这匹骏马,骑它跑着玩,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又变成了坏事。后来发生战争,国家征兵,老头的儿子因腿瘸,不能入伍,保住了儿子性命,又变成了好事。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好文章就要把事物的复杂性反映出来。对于上面谈到的“多面与多变”。你怎么认识,能举例谈谈自已的体会吗?所以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性的文章应当写得波澜起伏,所谓“波澜”就是作者根据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读者的阅读心理来构思的一种技巧。常见的有悬念,抑扬,意外等几种。

下面是蓝欣《生命中的大石块》中的故事:时间管理专家为商学院的学生讲课。“我们来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桌子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石块,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学生异口同声:“满了。”说着他又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瓶壁,使砾石填满石块的空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回答。“很好!”他伸手又从桌子底下取出一桶沙子,慢慢倒进瓶子。沙子填满了石块所有的空隙。他又问学生:“满面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专家又拿过一壶水倒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终于停下来,望着学生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再加把劲儿,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专家说,“那还不是它的寓意所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把大石块先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你的信仰,学识,梦想?或是和我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切切记住,要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你会终生错过。”

设想:如果写专家一开始就连续不断把大石块,砾石,沙子,水倒进去。接着就点明人生的道理,文章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现在这样安排悬念迭出,引人入胜。

悬念,是逗引读者好奇心的一种手法。写人写事,先把读者的好奇心逗引起来,当读者很想进一步了解的时候,却突刹住不告诉读者,再转换话头去讲别的,这就是悬念。

抑扬:是指写人写事时,先写不好的方面,然后,再写写出好的方面,突然给读者造成心理上的冲击。运用抑扬法,前边的“抑”写的都是非本质的方面,或者不是真的不好,而是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例如李平的《小城小事》写作者去小三峡旅游,遇到一个帮游客挑行李的少年。作者让他挑行李,讲好了四角钱,但是没有零钱,给了他一元,少年要去换零钱,作者没让他去。第二天,这少年又要来给作者挑行李,作者却误认为这孩子昨天多得了六角钱,今天还想多得,坚决不让他挑,这时,少年涨红着脸说:“阿姨,别误会,今天我是不要你的钱的,昨天你给我那么多,一个晚上我都没有睡好,想着今天来给你提东西,送送你!”他急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这一误会,使作者非常惭愧,认为玷污了一个少年天真无邪灵魂。

正是这一误会,使作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读者读到这里不是比没有误会更受感动吗?

意外,就是让读者造成判断上的失误,一旦最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便会心头一震,印象格外深刻。例如,欧。享利的《麦琪的礼物》,妻子为了给丈夫买圣诞礼物,把自已唯一值钱的头发剪下来卖掉了,知道丈夫有一只心爱的怀表,为他买了只金表链。出人意料的是,当妻子送给丈夫表链时,丈夫的表却不见了,原来,丈夫也想给妻子一个惊喜,把表卖掉,给妻子买了一把可以梳她那长发的精美的梳子。正是这让人心酸的意外,深深地打动了读者。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可以造成文章波澜壮阔的还有巧合,张弛,虚实等等。你能把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的事件述说得引人入胜吗?

现在说练习题:记一位老师或同学,一位新来的老师,性格有些古怪,开始大家不喜欢他,但后来发现他的业务能力很强,教学非常认真,许多做法与众不同,效果却很好。

一位新来的插班同学,土里土气,有人对他不尊重,甚至戏弄他,他却不气不恼。期中考试,他一鸣惊人,让大家刮目相看。

一个同学使用不久又很珍贵的一支钢笔突然不见了,有人发现另一个同学有了一支与那支完全相同的钢笔。。。。。。。

XX同学与祖母相依为命。最近祖母摔伤了。卧病在床。XX同学每天放学后先在学校把作业做完,再急急忙忙跑回家,照顾祖母。这几天,听祖母说,在他回到家之前,总有几位同学骑车到他们家里。料理家务。他们是谁呢?

母亲下岗,家境贫寒的XX,谎称要交资料费,向母亲要了钱,同好友去吃麦当劳,想不到却遇到了来麦当劳打工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