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漩涡中心
- 受命于天?从县令开始,打通三国
- 玉谿山人
- 2835字
- 2025-05-18 10:51:02
一点烛火从灯笼透出,散成半圈暗淡光芒。
持灯的小黄门在前,扶额的张延在后。
白日里嚣狂的大风早已经停息,只剩地面浅浅一层黄土残留。幽深而冗长的宫闱长巷,唯听两人的脚步声在回荡。
在赵忠和张让不请自来,半是宣布半是通知的将张阙等人封赏确定后,众人的议论便没有了任何意义,直接戛然而止。
太尉杨赐和司徒袁隗面无表情的宣布散场。
明明遂了心意的大将军何进却是众目睽睽之下,一记怒哼之后,愤然拂袖而走。
“多事之秋啊……”
张延愈想愈发觉得的头疼,自己这么些年来,秉承着中庸之道,不阿附,不结党,可谓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没想到,如今却因为张阙这个从未在自己预料内的子侄,而成了旋涡中心。
“张公,大门到了。”
前方小黄门停住脚步,伸手递过提灯。张延微微颔首,回望了一眼影影绰绰,沉默在夜色中的南宫,无声的苦笑了一下。
而他刚刚转身迈出宫门,甫一抬头,便见到了不远处,站在牛车前面,静静等待着自己的三个儿子,不止是早已经散衙的张范和张承,就连尚未束发,在家读书的张昭也立在车驾边。(注)
“你们……”
“大人,有要事。”张范上前接过父亲手中灯笼,顺势凑近,低声言语。
张延眼眸一缩,心跳顿时如鼓声雷鸣,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究竟还有多少揪心事?
他不及细想,连忙招呼诸子钻进牛车,奈何车厢逼仄,只能容纳两人,于是乎三个儿子,尽数下车步行。所幸张家离南宫并不远,随着牛车晃悠,不多时,父子四人便回到府邸。
而入府的第一件事,张范就紧紧关上了大门。
“何事如此慎重?”
张延从未见过长子这番姿态,不免有些疑惑。
“是阿阙之事!”张范抹了抹额角汗水。
“阿阙……”张延摘掉头上冠冕,疲惫的坐到榻上,“他的事情诸公已经议定了,擢升其为比两千石的大将军营部校尉,暂受皇甫义真节制,继续扫灭黄巾贼。”
“可叹彼时,我都已经说动诸公,要将其调回洛阳了,奈何又被袁隗从中作梗,致使我功亏一篑!”说到这里,张延眉心又皱,“倒是辜负了你来回奔波,不顾失仪,在众人面前与我暗示。”
张范一面听着一面渐渐瞪大眼睛,“可是我与大人的暗示,分明就是要让阿阙继续在外平乱……”
张延也瞪大了眼睛,甚至难得恼怒的拍了案几。
“所以你也觉得放阿阙在外是好?你就不怕刀剑无眼,他丧命于战场之上!?他从小什么德行,难道你这个做大兄的,不清楚吗?他……”
“大人!”张范硬生生的打断了张延的话,随即对着幼弟张昭使了使眼色,张昭慌慌张张的捧出几卷竹简,呈送到张延面前。
“阿阙与以前不同了。”
在张范的示意下,张延缓缓翻看起了张阙来信,信很长,里面不但详细阐述了张阙扫荡东郡黄巾的具体细节,甚至在信尾还附上了针对颍川和冀州两股黄巾军的应对方略,以及战后善后之策。
洋洋洒洒,何止万言,若不是竹简上的笔迹确实是张阙的,张延都要以为是他人代笔的呢!
过了许久,直到看完最后一字,张延方才抬起头,揉了揉眉心,语气中犹自带着浓浓的不可思议。
“原来阿阙真做出了如此大事!”
张范也跟着悠然一叹,“看来此番出外为令,确实令阿阙脱胎换骨,真可谓今非昔比。”
“阿阙既然有用兵之能,且如今天下危难,确是他大展手脚之时。幸好误打误撞,倒是没有搅乱了阿阙谋划……”张延捋了捋胡须,脸上满是家中不肖子成才的惊喜,“这么说来,我倒是错怪袁隗了。”
“不过袁隗是如何笃定阿阙没有谎报军情的?”
见到三个儿子有些茫然,张延不缓不慢的将尚书台内发生的事情,仔细说来。
张范微微思忖过后,开口回道:“我想袁公应该也不确认那份奏疏真伪,但是真伪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阿阙世族士人身份,重要的是阿阙不能为大将军所用。这也是他为何提议让阿阙为北军屯军校尉的缘由。”
“哼,他自己的侄子,名声大过天的袁本初不也是大将军府掾?”一直默默旁听的张承,有些不满的嘟囔起来。
“不一样的,袁本初是想要借大将军成事,但大将军是反过来,想要借阿阙成事,同样,袁公亦是这般心思。”张范轻声细语的对自己弟弟解释起来。
“看来阿阙已经成了奇货可居,大将军想要他,袁隗也想要他。”张延则摇头冷笑,露出了嫌恶神色,“他们如此急切,也不怕阿阙这把刚刚露出些许锋芒的刀,中途断折?”
“所以,大人得保护好阿阙……”
闻言如此,张延这个向来奉行中庸的老实人,第一次露出了几分狠厉神色。
……
与张府相隔其实并不远的司徒府中。
今夜注定要被许多人惦念或者说唾骂的袁隗,却好整以暇的躺在软榻上,眯眼假寐。
屋门半开,一道浅浅灯光投入深深夜色,似乎正在等待着谁。
而直到夜半子时,姗姗来迟的袁绍才出现在了门口。
“何遂高如何了?”
袁隗抬起眼皮,露出一丝浑浊目光。
“还能如何!无非就是大肆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对着我们一再说明,他没有和那些阉宦搅在一起。”与处处都显现出衰老疲惫的袁隗不同,年轻的袁绍满脸都是昂扬之气,即便是奔波了一整日,此时依旧精神奕奕。
“我们当然知道那是赵忠的离间计,焉会轻易上当?”袁绍嗤笑一声,“那些阉竖也就是这点小伎俩了。”
“但,张阙最终还是入了他何遂高的幕府。”袁隗依旧慢吞吞的说话,仿佛每次开口都要耗费很大精力。
袁绍眉头一挑,“叔父大人,你的意思是何遂高是假装发怒,实则他真与赵忠等人有所勾连?”
袁隗缓缓摇头,“何遂高此人城府不深,应该不是假装的。以我揣测,赵忠此番行事,当是天子在背后授意。天子这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让自己这个刚刚进位大将军的舅兄羽翼丰满起来啊,至于赵忠等人,应该是想要借机向何遂高示好,同时恶心吾等士人。”
“何遂高向来倾向士人,他必然不会与阉竖合作。”袁绍寻了位置坐下,有些不以为意。“既如此,张阙入大将军幕府又有何妨?”
“何妨?”袁隗眯缝眼皮里骤然爆出精光,原先的浑浊一扫而空,“别忘了,你此时亦在何遂高幕府当中!”
袁绍一愣,刚刚坐下的屁股犹如火烧,腾的站起,“叔父大人是说,张阙入何遂高幕府,会与我争锋?”
袁隗没有回答,只是斜斜瞥了一眼。
故作慌乱的袁绍嘿然一笑,却又重新坐了下来。
他当然清楚张阙如何进幕府会对他产生威胁,毕竟军功乃是越级擢升的最快途径,且看张阙从六百石县令一跃而成两千石,就可得知。
更何况,张阙还出身河内张氏,虽然不如自己汝南袁氏,可也是天下名门。
出身好,懂用兵,又遇上天下板荡,黄巾为乱,俨然就是一飞冲天之势。
这种人压是压不住的,自己彼时出声打破杨赐的拖延之言,就是想要提前卖个好,后来以目示意叔父袁隗推荐张阙为北军屯骑校尉,则是卖其好处的同时减少他对于自己的威胁。
只是没想到天子会出来暗插一手,导致自己现在有些坐蜡。
不过在袁绍看来,这问题也并不大,毕竟自己养望这么多年,号称天下楷模,岂是张阙短短时间能够追上的?
当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将张阙彻底变成自己人。
“看你如此模样,莫非已经成竹在胸?”
见袁绍许久没有回话,袁隗半抬起身子,却只看到灯影之下,袁绍炯炯双眼。
“叔父大人可是忘记了,我们家中尚有一女郎,待字闺中。”
……
注:张延,字公威,河内修武人。父张歆,桓帝时司徒。先为太仆,后为太尉。有子三人,长子张范字公仪,次子张承字公先(与东吴张昭儿子同名),三子张昭字不详(与东吴张昭张子布同名)